Skip to the content.

人工智能快速融入电网

返回目录 切换英文


摘要

融合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,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,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,比如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、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。 3月29日,南方电网全网统调最高负荷1.39亿千瓦,全网统调发售电量为27.38亿千瓦时。在此前一天,“南方电网调度驾驶舱AI负荷预测模板”已经测算出这些数据。

AI技术应用到负荷预测上,仅是智能技术融入南方电网生产领域的一个例子。按照“智能装备、智慧运行”推广应用思路,“十四五”期间,南方电网公司将重点推广图像智能识别、无人机自动巡检、电缆隧道机器人巡检、光纤振动在线监测等成熟技术,试点推进北斗高精度定位、无人机集群作业、两栖机器人巡检作业等新技术应用。

分析

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是:提高能源效率,保护生态环境,加强电网建设,大力开发水电,优化发展煤电,积极推进核电建设,鼓励新能源发电,深化体制改革。在此方针的指导下,我国在智能化电网投资方面占比越来越大,根据《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》,2009-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.45万亿元,其中针对智能电网的投资额高达3841亿元,占电网总投资的11.1%,而且,按不同时间阶段划分,越到规划后期,智能化投资占比越高。这表明我国电网的发展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。可以预见,未来我国电力发展将呈现自动化水平高、经济高效和环保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的显著特点。

将 AI 技术应用到电力行业中,不仅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,也是能源电力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。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建设、经营、决策、管理(运维)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,将对提高电网调度能力、改善电力能源使用效能、保障能源安全,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,这也符合联合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7,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、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。

图片

图片 图:中国华电下属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

标签

智能电网、清洁能源、可再生能源、可持续能源(SDG7)


上一个 下一个